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史知识


盘点:中国去世的著名文学翻译家

[ 来源: | 作者:qyzfw | 发布时间:2015-10-27 | 浏览:2753次 ]

作者:王艾迎来源:凯风陕西

 著名翻译家草婴先生于10月24日去世了,这使熟读外国文学特别是俄罗斯文学的人对他充满了怀念、思恋。他翻译了几乎所有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作品,堪称泰斗。正是草婴这样一些翻译大家,专心致志,把外国文学孜孜不倦、源源不断地介绍到中国来,才使我国对外国文学有了深度的了解、吸收、消化,才使中国文学提高了水平,走向了世界,也因此出现了莫言这样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可以说,文学翻译大家,是中外文化的真正使者,他们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滋养了一个民族乃至世界。在此,将中国去世的文学翻译大家作以盘点,让人们对他们加以铭记,也算是对他们的思念吧。

  1、林纾(1852—1924)



近代文学家、著名翻译家,字琴南,号畏庐,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光绪八年(1882年)中举人,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后,分别在北京五城中学、正志学校任国文教员。曾在北京大学任讲席。林纾爱读书,尤其爱读欧阳修的文章和杜甫的诗,特别推崇桐城派的作品。他博学强记,能诗,能文,能画,有狂生的称号。1898年,他开始与人合译外国文学作品,开创了外国文学大量输入中国的新时代。他的处女译作是法国小仲马的《巴黎茶花女遗事》。20多年来,他翻译外国文学作品246种,已发表或出版作品222种,涉及国家11个,作家107名。他的翻译数量至今无人可及。林纾本人不懂外语,被后人称为“不懂外语的翻译家”。翻译作品时,先由懂外语的人口述,他主要做笔录,进行文字改写。“林译小说”是对林纾翻译的外国小说的简称。林纾翻译出来的文学作品虽是文言文,但读起来妙趣横生,在中国历史上用文言文写长篇小说,林纾是首创。他把莎士比亚戏剧、《唐吉诃德》(当时译名《魔侠传》)、《福尔摩斯探案》(当时译名《歇洛克奇案开场》)、《伊索寓言》等众多外国名著首次系统地介绍给中国,促进了中国近现代作家、艺术家的脱颖而出和迅速成长。周作人回忆,他和青年鲁迅都曾是林译小说热心的读者。周作人说:“他(指林纾)介绍外国文学,虽然用了班、马的古文,其努力与成绩绝不在任何人之下。……老实说,我们几乎都因了林译才知道外国有小说,引起一点对于外国文学的兴味,我个人还曾经很模仿过他的译文。”郭沫若则说:“林译小说对于我后来的文学倾向上有决定影响的,是Scott (司各德)的《Ivanhoe》,他译成《撒克逊劫后英雄略》(今译《劫后英雄传》)。……”

2、郭沫若(1892-1978)


原名郭开贞,四川省乐山市观娥乡沙湾镇人,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23年毕业。在此期间,他学习并精通了日语、英语、德语,大量接触了歌德等外国名作家的作品,并产生了浓厚的翻译兴趣,由此走上了一条翻译之路。他不仅翻译社会学、政治学著作,也翻译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他的主要文学译作有:与他人合译出版德国小说《菌梦湖》;翻译歌德的长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英国诗集《雪莱诗选》;歌德的巨著《浮士德》;美国辛克莱写的小说《石炭王》;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还译有《爱尔兰约翰沁孤戏曲集》、《日本短篇小说集》等国外优秀文学作品。

3、傅雷(1908-1966)


原江苏省南汇县下沙乡(现上海市南汇区航头镇)人,翻译家,文艺评论家。1912年,其父傅鹏飞因冤狱病故,由母亲抚养成人。在上海读小学、中学、大学一年级。1928年,傅雷留学法国巴黎大学,学习艺术理论。1931年,傅雷回国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原上海音乐学院),任校办公室主任,兼教美术史及法文。1949年之后,曾任上海市政协委员、中国作协上海分会理事及书记处书记等职。1958年,傅雷被划为右派。傅雷回国后,致力于翻译法国文学作品,共30余种,其中巴尔扎克占15种:有《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贝姨》、《夏倍上校》、《搅水女人》等小说; 翻译罗曼·罗兰作品4种:即《约翰·克利斯朵夫》及《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翻译伏尔泰作品4种:《老实人》、《天真汉》、《如此世界》、《查第格》;梅里美2种:《嘉尔曼》、《高龙巴》。20世纪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文革开始后,傅雷受到迫害,于1966年9月3日在家中与妻子朱梅馥自杀身亡。傅雷作为一个翻译家,有人说“没有他,就没有巴尔扎克在中国”,他翻译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深深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作为音乐鉴赏家,他写下了对贝多芬、莫扎特和肖邦的赏析;作为文学评论家,他对张爱玲小说的精湛点评,为学界作出了文本批评深入浅出的典范;他写给长子傅聪的家书《傅雷家书》自80年代出版至今,已经感动了数百万读者。

4、萧乾(1910-1999)


原名肖秉乾、萧炳乾,北京人,蒙古族,中国现代记者、文学家、翻译家。先后就读于北京辅仁大学、燕京大学,英国剑桥大学。1931年到1935年间,萧乾和美国人埃德加·斯诺等人编译了《中国简报》、《活的中国》等刊物和文学集。1935年他进入《大公报》当记者。1939年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师,兼任《大公报》驻英记者,是二战时期整个欧洲战场唯一的中国战地记者。还曾采访报道第一届联合国大会、审判纳粹战犯等重大事件。1949年,萧乾回国担任《译文》杂志主编。1956年,担任《人民日报》特约记者。1957年,萧乾被打成“右派”。1979年,萧乾得到平反。1989年,萧乾被国务院聘为中央文史馆馆长,担任全国政协常委、委员。萧乾很早就开始进行文学翻译工作,主要译作有《莎士比亚故事集》,捷克作家哈谢克的《好兵帅克》,英国作家菲尔丁的长篇小说《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汤姆.琼斯》等。他还因为翻译易卜生的《培尔·金特》而被授予挪威国家勋章。让人惊叹的是,在80多岁高龄时,他还与夫人文洁若合作翻译了“最难懂的巨著”爱尔兰小说家乔尹斯的《尤里西斯》,并获第二届外国文学图书一等奖。萧乾认为在对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中,关键是要符合对原著感情上的真实,而不在于文字与结构,要注重“神”,而不是“形”。在翻译西方文学作品时,他习惯将全书的段落进行重新划分,且对著作的句法结构进行相应的改变,并将其中的人物对话通过小的段落来展现,这让读者阅读起来更加舒适与简单,达到了最佳的翻译效果。他在业内的声誉很高。巴金说:“我佩服这几个人的才华,一是曹禺,一是沈从文,一是萧乾,我自愧不如他们。才能要差好几倍。”冰心说:“你真能写,哪儿都有你的文章,我篇篇都看。你真是快手!”钱钟书说:“萧乾英文好,有才华。”

5、季羡林(1911—2009):


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翻译家和社会活动家,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人。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终身教授。1917年,季羡林离开老家去济南投奔叔父,进私塾读书。在小学和初中,开始学习英语和德语。1930年,仅19岁的他开始翻译屠格涅夫的散文《老妇》、《世界的末日》、《老人》及《玫瑰是多么美丽,多么新鲜啊!》并发表,初次展现了翻译方面的才华。高中毕业后,季羡林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期间发表译文多篇。1934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回到济南市高中母校任国文教员。1935年9月,赴德国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1941年,在哥廷根大学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季羡林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直至1983年(“文化大革命”期间除外)。季羡林先生精通11门外语:南斯拉夫语、梵语、阿拉伯语、英语、德语、法语、俄语、吐火罗语等,翻译了大量作品,译作比较著名的是古印度寓言故事集《五卷书》、梵文8卷本史诗《罗摩衍那》、德国《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

6、朱生豪(1912—1944)


著名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家、诗人,浙江省嘉兴市人。曾就读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和英文系。1933年大学毕业后,在上海世界书局任英文编辑,参加《英汉四用辞典》的编纂工作。他才华并茂,不仅写有诗集,还在报刊上发表散文、小品文。1936年春,他着手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为便于中国读者阅读,他打破了英国牛津版按写作年代编排的次序,分为喜剧、悲剧、史剧、杂剧4类编排。1941年日军进攻上海,他辗转迁徙,贫病交加,但仍坚持翻译,先后翻译莎士比亚戏剧31种,建国前出版27种,部分散失,后终因劳累过度患肺病早逝。他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作品较早和最多的一人。他以“求于最大可能之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为其宗旨,进行莎剧的翻译,严肃认真,译笔流畅,文词华丽。译文质量和风格独具特色,为国内外莎士比亚研究者所公认。1978年,我国出版的第一部外国作家全集——《莎士比亚全集》(中文本),戏剧部分全部采用了朱生豪的译文。作为中国翻译莎士比亚戏剧的先行者和主要翻译者,朱生豪对推动我国的戏剧演出、研究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7、叶君健(1914-1999)


湖北红安县人,曾用笔名,马耳,著名的小说家、翻译家和儿童文学作家,又是长期从事对外宣传工作的宣传家。1936年,叶君健毕业于武汉大学外文系。1938年在武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从事国际宣传工作,同年参加发起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香港主编英文刊物《中国作家》,任重庆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教师,1944年应聘赴英国任中国抗战情况宣讲员,剑桥大学英王学院欧洲文学研究员。1949年回国,历任辅仁大学教授,文化部外联局编译处处长,《中国文学》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外文学交流委员会主任。中国民盟中央委员,全国第三届人大代表,全国第五、六、七届政协委员。他的译作主要有《安徒生童话全集》,著有《叶君健童话故事集》,是一个多产作家和翻译家。

8、穆旦(1918-1977)


原名查良铮,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省海宁市,诗人、翻译家。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半年后改读外文系,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学校辗转于长沙、昆明等地,并在香港《大公报》副刊和昆明《文聚》上发表大量诗作,成为有名的青年诗人。1940年在西南联大毕业后留校任教。1942年2月投笔从戎,24岁的穆旦响应国民政府“青年知识分子入伍”的号召,报名参加中国入缅远征军,在军司令部任中校翻译官。1949年8月自费赴美留学,入芝加哥大学攻读英美文学、俄罗斯文学。195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53年初自美国回到天津,任南开大学外文系副教授,致力于俄、英诗歌翻译。1958年被定为历史反革命,调图书馆和澡堂工作,受到管制、批判、劳改。1977年因心脏病突发去世。穆旦首先是一个诗人,另外也是一个伟大的翻译家。他主要的译作为诗歌,译本在国内译本中有较大影响。主要译作有俄国《普希金抒情诗集》、《欧根·奥涅金》、《高加索的俘虏》、《加甫利颂》等,英国雪莱的《云雀》、《雪莱抒情诗选》,拜伦的《唐璜》、《拜伦抒情诗选》、《拜伦诗选》等,英国《布莱克诗选》、《济慈诗选》。这些译本均有较大的影响。

9、钱春绮(1921-2010)


江苏省泰州市人,著名诗歌翻译家。1946年,钱春绮毕业于上海东南医学院,后长期行医,60年代后期,改行从事外国文学翻译活动。历任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德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名誉研究员、上海翻译家协会名誉理事和上海文史馆名誉研究员。钱春绮从小喜爱文学,特别喜欢读诗,中国古典诗歌,他喜欢李后主的诗,近代诗人,他喜欢苏曼殊,外国诗人中,他喜欢拜伦、海涅等人。他不仅读诗,也写诗,更喜欢译诗。他主要翻译诗歌,以德语诗歌为主,翻译的作品有席勒《威廉·退尔》、海涅《新诗集》、魏特纳《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诗选》、《德国诗选》、《歌德抒情诗选》、《浮士德》、《歌德戏剧集》、《尼采诗选》等,还翻译有小说《青年维特的烦恼》、法国《瓦莱里散文选》。他曾获中国作家协会颁发的鲁迅文学奖“1995-1996年全国优秀文学翻译彩虹奖荣誉奖”。2001年,钱春绮被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授予“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

10、草婴(1923—2015)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人,原名盛峻峰,杰出文学翻译家。曾任《辞海》编委兼外国文学学科主编,中国译协副会长、中国译协名誉理事。2006年被俄罗斯作家协会吸收为名誉会员。1937年,日寇入侵,盛峻峰随家人迁居上海。在没有俄汉字典的情况下,他省下零用钱作为学费,秘密向一位俄侨学习俄语。1941年,苏联塔斯社上海分社创办《时代》周刊,在翻译家姜椿芳的指引下,身为中学生的盛峻峰开始为《时代》、《苏联文艺》等刊物翻译新闻报道。1942年,他以草婴的笔名发表第一部文学译作《老人》,从此走上了文学翻译之路。20世纪50年代,他翻译了尼古拉耶娃的小说《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肖洛霍夫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顿河故事》等。60年代后翻译莱蒙托夫小说《当代英雄》,并开始翻译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文革开始后,草婴受到错误处理,下放劳动。在一次受伤后,他决心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于是,他制定了一个庞大的计划:译成《托尔斯泰文集》十二卷,四百万字;再译成《肖洛霍夫作品集》三卷,一百万字。历时十八年,至1995年,草婴全部译完了列夫·托尔斯泰十二卷四百万字的作品,其中被称作十九世纪俄国社会“百科全书”的《战争与和平》就花了六年。1987年草婴荣获苏联“高尔基文学奖”,2006年获俄罗斯“高尔基文学奖章”,2010年获中国翻译协会“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2011年获“上海文艺家终身荣誉奖”。2015年10月24日下午18:02,草婴先生因病于上海华东医院去世,享年9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