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史知识


别让江郎才尽的悲剧重演

[ 来源: | 作者:qyzfw | 发布时间:2015-08-26 | 浏览:922次 ]

王艾迎

看了凯风网8月11日刊登的《司马南揭开5岁女孩“催眠”之谜》这篇新闻,感慨良多,思绪万千,我们再也不能把聪明的孩子炒作成1000多年前的江郎,使其中年才尽,也不能把她变成北宋的方仲永,让她泯然成为众人矣。

从文章中看出,盈盈确实是一个聪明的沈阳女孩,只有五岁多,已经有了好多的阅历,上过电视,挣到了部分收入,父母和老师,经常围着她,把她当作特别的人物来对待。但这不是培养人才的办法,实际是扼杀人才的便利捷径。著名科普作家、独立学者司马南说盈盈)没有特异功能,切勿当成超能力教育。这是十分正确的,切不可因一时不当,过早地伤害了孩子的聪明。

要把聪明的孩子当作普通人来看待。人与人的智力有不同的差别,有的大些,有的小些,这都十分正常。在古代,就曾经出现过好多神童,他们明显与同年龄的儿童相比,要聪明一些,智商高一些。《三字经》“融四岁,能让梨”说的就是孔子的后代孔融四岁就给哥哥让梨的事。一般情况下,四岁的孩子是自私的,但孔融是非同一般的。我们对这样聪明的孩子不能压抑,也不能不切实际的拔高,而要把他或她当作一个普通的孩子来看待,这样就有助于聪明孩子的成长,万万不可让他们产生一种优越的心理,觉得我就是比人强,比人高一等。毛主席说过,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真理。过分让孩子上镜头,实际上就是让孩子增加骄傲的资本,这到底有什么好处呢?如果把聪明的孩子当作有特异功能,或者当作神童,那是拔高了孩子的聪明,使他产生骄傲自满的心理,这是十分要不得的。

对聪明的孩子要加强正常的教育。有的人觉得,聪明的儿童,不需要按照常人来进行教育,或者不需要教育,这是大错特错的。这种例子太多了。先说宋代神童方仲永的故事吧。方仲永五岁时,不曾见过笔墨纸砚,忽然借来一支笔,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从此有人指定内容让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形式和内容都为人称道。大家感到惊奇,渐渐地有人请他的父亲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方仲永写诗。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的手四处游荡,不让他学习。十二三岁时,有人叫他写诗,他写诗的水平已不如从前了。二十岁时,方仲永写诗的才能完全消失,跟普通人一样了。这就说明了一个道理,人不论如何聪明,都要坚持不懈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才能把自己的聪明保持住,并使之有所发展。南朝著名文学家江淹,六岁,青年后写了《恨赋》、《别赋》与鲍照的《芜城赋》、《舞鹤赋》成为南朝辞赋的佳作。他的《诣建平王书》最为有名。中年以后,江淹官运亨通,生活富贵安逸,使他才思减退,到齐武帝永明后期,他就很少有传世之作,故有“江郎才尽”之说。因此,我们切不可把一个儿童的聪明,当作资本来炫耀,而不去培养它,发展它。如果这样,就会发生毁灭人才、制造江郎才尽的悲剧。

不要过早让孩子接受金钱的诱惑。孩子对于金钱的看法,就是能买东西,这已经够了,重要的是让他学习,不要过多的让他们沾染金钱,放大金钱的作用。在有关盈盈的报道中,从其老师和母亲的语言中,对于金钱有不同的说法,很明显,其母亲对于盈盈得钱的情况遮遮掩掩,不欲外人知,他的老师虽承认收过有关单位2000或3000元,但也是吞吞吐吐地。很明显,大人的意思,有围绕收入做文章的想法。对于孩子而言,如果像现在这样的情况,到处上电视、挣钱、出风头,就会急功近利,把一切的心思放在钱上面,而不去想法学习,增加别的社会阅历,从而因金钱和骄傲毁掉自己的聪明。

时代在进步,聪明的孩子很多,在这个社会上,每个人都要保护我们聪明的祖国花朵,不要拔苗助长,不要人为助推,要把他们当作普通的孩子,给他们一片清静之地,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才是我们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