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服务


常用法律知识问答——刑法篇(一)

[ 来源: | 作者:qyzfw | 发布时间:2015-06-04 | 浏览:1234次 ]

18、什么是犯罪?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微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19、什么是故意犯罪?什么是过失犯罪?

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故意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20、什么是自首?

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

21、什么是累犯?

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22、什么是“醉酒驾驶机动车”?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判处拘役,并处罚金。

23、什么是正当防卫?正当防卫应具备哪些条件?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实施不法侵害的人所采取的必要的防卫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应具备下列条件:(1)防卫行为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而实行的;(2)必须有危害社会的不法侵害行为发生;(3)必须是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采取的防卫;(4)防卫行为必须是对不法侵害本人实行;(5)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24、什么是共同犯罪?我国刑法如何对共同犯罪中的主犯、从犯、被胁迫犯或者教唆犯分别作出处罚?

我国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2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2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对于主犯,直接按照我国刑法分则具体条文中规定的量刑幅度处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教唆他人犯罪的,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5、什么是抢劫罪?

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当场强行劫取财物的行为。抢劫罪既侵害了被害人的人身权利又侵犯了被害人的财产所有权,是一种严重的犯罪。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抢劫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犯本罪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入户抢劫;在公共交通工具抢劫;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抢劫致人重伤、死亡;冒充军警人员抢劫;持枪抢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